配资实盘网 十年IPO之路,吴东和张先德能否把桂林银行拉上岸?
最近这段时间,正在接受IPO辅导的桂林银行有点备受关注。
先是披露了一则重大关联交易公告,桂林银行第四大股东桂林新城投资开发集团的下属企业——桂林润迈投资有限公司,决定申请5987万元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展期。
要知道,早在2023年末,桂林银行通过贷款、债券投资等多种方式,向新城投资开发集团的授信风险敞口规模,占资本净额比例已达到了12.68%。这个占比在彼时就已然接近监管红线,更不说现在继续加码了。
此外就是,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,桂林银行8279万股份被拍卖,转让底价为3.26亿元,股权转让方为——南方电网旗下公司广西鑫盟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。
虽说有业内人士指出,在监管要求下,近年来不少央企都选择了加速清退非主业金融投资,比如中国电信、中粮集团等,所以这大概率并非是桂林银行出了问题。
不过即使如此,从现在的市场反应来看,频繁的波动还是让不少人开始担忧其IPO之路,会不会出现旧问题没解决,新问题又来了的困境?
所以借着这个契机,透过桂林银行的发展脉络和业务数据,本文将尝试回答两个问题:
1、该行的上市底气怎么样?
2、现在困扰桂林银行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哪些?
3、该行的发展前景怎么样?
//多项数据未达标,桂林银行的“硬伤”何时化解?
去年8月,桂林银行正式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报告,进入了IPO辅导期。
如果顺利的话,桂林银行的辅导计划将于2025年4至6月完成,并制作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文件。
虽然最终的结果如何,现在谁也不知道,但是据中信证券在今年4月披露的第三期辅导报告指出,桂林银行目前还存在两个问题:一是因历史原因,桂林银行存在少量自有房产未取得土地证、产权证或房产权证的情况;二是该行在日常经营中涉及若干诉讼。
不过老实说,上述历史问题或许麻烦,但我相信这对于准备已久的桂林银行来说,并不算是什么大的障碍。真正能影响桂林银行IPO之路的最大不确定性,或许还是要看其基本盘的表现如何。
首先在成长性方面,桂林银行是非常值得肯定的。
截止到2023年末,桂林银行并表后的资产规模达到了5426.4亿元,较年初增长9.16%。今年一季度末,又增长至5570亿元,成为广西首家迈入中型银行之列的城商行。
并且近三年来的营收分别为83.3亿元、91.58亿元和103.62亿元,同比增长20.06%、9.94%和13.14%;对应的净利润为12.31亿元、15.17亿元和20.69亿元,同比增长21.88%、23.22%和36.39%。
这在当前外部宏观环境承压,银行业息差压力加剧的背景下,绝对算是个完美的成绩单。毕竟,在2023年,包括招商银行、杭州银行在内的不少银行尖子生们,营收增速都已降至了个位数,甚至是负增长。
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2023年,桂林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增长至93.94亿元,占总营收的90.66%。非利息净收入营收仅为9.68亿元,反而还同比下滑了37.8%。
这说明桂林银行走的还是放贷收息的传统业务路线,对当下流行的中收业务、甚至是被视为当下我国金融领域“最大风口”的财富管理等业务,布局不够到位,这可能会在未来影响到资本市场对其的估值判断。
然后就是盈利能力方面,这个桂林银行就稍微有点不够看了。
最大的问题是,近三年来并表后的资产利润率分别为0.35%、0.37%和0.42%,均低于最少0.6%的监管标准线。资本利润率也是如此,甚至距离11%的最低标准相差了近一半多。
至于净息差,虽然桂林银行官网披露的报告中没有公布,但是大公国际发布的桂林银行2024年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可知,桂林银行2020年—2023年前三季度的净息差分别为2.10%、2.08%、1.91%和1.73%,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下滑明显。
至于资产质量方面,现在桂林银行的表现也不容乐观。
2020—2022年,桂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.70%、1.66%和1.54%。虽然比规模更大、不良率更小的宁波银行、江苏银行等上市行们相差甚远,但好一点的是,整体呈连续下滑向好态势。
可未曾想,到了2023年,桂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却出现了抬头趋势,回升至1.66%,高于同期商业银行1.59%的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。今年一季度,桂林银行的不良贷款则继续攀升至1.67%。
更让人担忧的是,同期桂林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同比增长了38.38%,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也大幅增长了35.39%。
要知道,按贷款质量风险划分来看,关注类贷款本就是最有可能转化为不良贷款的。再加上贷款迁徙率,又往往反映的是期初贷款向下迁徙的比例。所以大部分情况下,不良率与关注类贷款迁徙率的变化呈正相关,关注类贷款迁徙率越高,资产恶化的概率越大,
也就是说,现在的桂林银行存在不良贷款进一步扩大,后续资产质量持续承压的潜在风险。
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桂林银行对应的、代表坏账损失计提充分与否的拨备覆盖率怎么样呢?
2023年并表后为146.65%,虽然符合最低130%的监管标准,但相较以往却几乎没有太大增长……
那么在安全性方面,2023年桂林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.77%,虽然符合最低7.5%的监管标准,但整体表现却只能算是中规中矩。
毕竟,一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越接近于监管红线,它能扩张的风险资产就越小,而更少的风险资产只能带来更少的收入,甚至出现负增长。
至此,其实不难发现,即便抛开桂林银行整体基本盘表现不谈,仅凭不少尚未达到监管最低标准的银行业关键指标,或许都能成为桂林银行IPO之路的一个个拦路虎。
不过好一点的是,现在桂林银行还有时间,甚至哪怕明年递交招股书后也依然有改变的机会,所以剩下的,还是要看其能不能在最近两年稳住增速了……
//关联交易频发,桂林银行需要未雨绸缪
除开基本面的不确定性外,桂林银行未来IPO路上最可能会被问询的还有一点,就是“与股东们过于密切的关联交易了”。
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相关规定,商业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%;对最大10家客户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不得超过50%;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不得超过资本余额的15%。
但是对桂林银行来说,除了前边提到的向第四大股东授信风险敞口占资本净额比例12.68%外,天眼查APP显示,其对第一大股东桂林市交通投资控股集团的关联贷款更高,授信风险敞口余额约66.31亿元,占资本净额比例14.71%,几乎离监管红线只差一步。
截至2023年末,桂林银行关联交易信用金额约为168.57亿元,授信风险敞口约为166.54亿元,占资本净额的36.94%。同时,桂林银行对前十大单一借款人发放贷款金额为181.63亿元,占资本净额比例达40.29%。
要知道,贷款集中度和关联贷款比重过高,是将直接加剧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的。而且在关联交易方面,此前的桂林银行甚至已经吃过亏了。2022年1月,桂林银行原副行长卿毅新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有关部门调查。随后得知,2019年和2020年桂林银行曾先后与13家、由卿毅新亲属控制下的企业发生了关联交易,授信金额合计超40亿元……
那么明知风险极大,但为什么桂林银行不缩减呢?答案可能是身不由己。
前边提到2023年桂林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属于是中规中矩的表现,但实际上在2022年之前,这一指标更是刚过最低监管标准。比如2020年和2021年,其并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7.74%和7.65%,水平明显偏低,严重制约着桂林银行的扩张速度。
所以2022年在地方政府和主要股东的支持下,桂林银行启动并完成新一轮增资扩股工作,股东总认购数量为40.64亿股,认购金额合计101.61亿元,全部为货币形式出资。
增资扩股后,桂林银行的实收资本从50.00亿元增加至90.64亿元,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也分别上升至9.32%、10.33%,算是解决了该行燃眉之急。
不过,股东行使了职责,同时也就有了自己的权益,所以除了分红之外,关联交易贷款、股权质押也就成为了常态。比如截至到2023年末,桂林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便质押股权了1.3175亿股。此外,小股东桂林市星达电子营销公司也质押了1000万股……
//深耕广西,成长空间有多大?
和大多数城商行一样,桂林银行的主要业务也集中在当地。
公开资料显示,桂林银行的定位是致力于服务广西产业振兴,成为中国服务乡村振兴的标杆银行。
截至2023年末,其拥有各类机构网点855个,其中传统营业网点172个,社区支行及小微支行671个,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11个,大部分都集中在广西境内。所以相比其他城商行,桂林银行的区域属性要更加的“地道”和纯正。
不过,集中的区域性业务可能确实会利好信贷投放,也便于节约成本。但缺点是,在广西地区持续挖掘20多年后,桂林银行的后续成长增量空间也或将变得有限。
就比如据大公国际信用评级报告显示,截至2023年9月末,公司在桂林市存、贷款市场份额分别为27.30%和21.89%,均排名第二位。同时,截止到去年年底,桂林银行在广西已设机构的地区,金融服务已覆盖100%的县域、66%的乡镇和57%的行政村,接近市场饱和……
当然即便如此,桂林银行也有自己独特的增长想象力。
比如说对公业务,截止到2023年末,桂林银行的对公贷款余额为1741.96亿元;对公贷款余额2189.61亿元,同比增长16.39%。其中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03.24亿元,同比增长33.96%。
背后的重要推动力,在于顺应了近年来广西加快建设西部强区的步伐,比如支持了一带一路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多个项目,再加上广西自贸试验区的建设,都成为了桂林银行的一大想象力来源。
至于对应的零售业务,同期,桂林银行的个人负债业务余额2394.16亿元,较年初增长了18.74%。
从客观来讲,这个表现还不错。但是,如果考虑到现在零售已成各大银行的必争之地,区域性银行囿于自身基因的欠缺,比如起步晚,地域约束,再加上面临大型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双重挤压,未来在零售获客方面的竞争可能会越发地激烈。
但桂林银行在这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,2023年,其个人储蓄存款余额和个人资产业务余额,在广西市场仅排在第五名和第六名。
如此来看,想要顺利实现IPO上市,桂林银行未来从业务到业绩要做调整的,恐怕还有很多……
免责声明: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,展开评论配资实盘网,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、及时性。另: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。